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,首都文明办联合爱家广播、北京市妇联等机构,策划了“红透半边天--我们身边的女共产党员”系列访谈。访谈选取老、中、青不... 详细>>
“妇救会”是“妇女救国会”的简称。在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,全国各地的妇女纷纷组织成立妇救会。妇女救国会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妇女为中国共产... 详细>>
宋舜英(1928——),党龄67年。经历:宋舜英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,1944年开始从事妇女工作,先后担任过妇女自卫队队长、妇救会主任,并成立过“宋舜英妇... 详细>>
查看全文>>
主持人马维:听众朋友,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,我是主持人马维。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,在这里特别祝您和家人节日愉快。在今天的节目中,我们会跟随一位老妇救会主任宋舜英,听宋奶奶跟我们聊一聊过去的那些事。
宋舜英奶奶今年83岁,离休前她在北京市妇联工作,是一位局级干部。宋奶奶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,他的父亲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他的家乡在今天的门头沟区清水乡。
宋舜英:我是1928年出生的,我们那个地方是抗日老根据地,和日本、八路军是一个拉锯的一个村子。
马维:是哪里?
宋舜英:原来的河北省宛平县清水乡田寺村,现在的门头沟区清水乡田寺村,现在归了北京市了,过去是河北省的宛平县。
马维:田寺?
宋舜英:田地的田,寺庙的寺。
马维:现在这个村还有?
宋舜英:这个村子还有,我们都是山区,都是大山,村子不大,一百多户人家,我们那地方建党比较早,三几年就建党了,那时候是地下党,秘密的不公开,我家里我父亲,我大爷他们都是党员,而且我爸爸是支部书记,所以他在村里头当支部书记,那个时候主要是动员人民抗战救国,保护解放军,打日本。
马维:您说他是地下党,既然是地下党,我们就想挺危险的,当时遭遇过一些危险吗?
宋舜英:有,我们的村里建党的时候,开始是三个人,其中一个被日本鬼子抓去杀掉了,一个被日本鬼子抓去以后,我们通过清水的地下党经过伪证权,把那个人保出来,送他参加了解放军,到老解放军去了,他保住了生命。我爸爸是逃到山里去了,敌人没抓着。刚开始建党是三个人,后来逐步发展,男的女的都有了。日本鬼子的岗楼离我们村只有五里地。
马维:这意味着什么?
宋舜英:这意味着清水镇是日本鬼子侵占,全部占领的。离清水十里地的地方,一个山头上建了岗楼子,监视着我们各个村,包括我们村在内。所以,八路军、游击队晚上进村,割日本的电线,对日本鬼子进行扫荡。白天日本鬼子就进我们村去扫荡,都到各家各户都串,所有的柜子都翻,包括地下窑火,生煤火都给揭起来,找八路军藏着的。我们村最多的时候,一个月日本鬼子进攻过28次。
马维:几乎是天天。
宋舜英:几乎是天天,有的时候一天两次,有的时候隔一天,所以老百姓就没法生活,日本鬼子进攻厉害的时候我们就跑到大山里头去住去,住窝棚。
马维:就躲起来。
宋舜英:躲起来,但是日本鬼子他从山上进来,从山上往下一盖,把你沟沟里头住的人全部给轰下山。
马维:他们要干什么。
宋舜英:他们要捉八路军。
马维:不是八路军都已经走了吗?
宋舜英:他不知道有没有藏着的,有没有隐藏,因为来以后,他是悄悄的来,秘密的来,不是大张旗鼓的来,他是要看有没有藏着的,有没有隐蔽的,有没有在群众当中混着的,他都是有。因为村里头有汉奸,我们村里是两个政权,一个政权是秘密的党的政权,是为共产党服务的,一个是伪政权,是应酬日本的,两政权。但是那个政权咱们得管着他,日本有了事他去应酬,但是咱们也得管着他,不能让他瞎说,不能让他出卖咱们。但是有汉奸,那汉奸出卖,汉奸是不要命的,所以我们村里头也有汉奸。
马维:汉奸是些什么样人,您见过吗?
宋舜英:见过,他就是不抗日,他就是欢迎日本鬼子来,他向着日本鬼子。
马维:日本鬼子给他一些什么好处?
宋舜英:可能是给他一些好处,这些人都是敌占区有他的亲戚朋友,另外,在村里头也是有点财产、富有的人,不是咱们穷苦老百姓,不是普通人,他都有关系,所以敌占区的人拉他,他在这儿有财富,富有,他的生活比一般老百姓富有,所以他就给日本鬼子干事。
马维:大家都知道他给日本鬼子干事,是汉奸,大家对他怎么样?
宋舜英:他后来就被咱们向八路军游击队报告了以后,夜里拉出去给他杀了。
马维:听您讲这段,我们能够感觉到您说清水乡田寺村,那个地方是拉锯战的地方。
宋舜英:对,拉锯战,白天日本鬼子进攻扫荡,晚上八路军游击队进村来了解情况,进行抗日行动。
马维:听众朋友,这里是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,我是主持人马维。今天节目的嘉宾是一位老妇救会主任,那就是宋舜英宋奶奶,虽然宋奶奶今年已经83岁了,但是回忆起当年的往事,还是历历在目,说起一次日本鬼子进村的经历,至今让宋奶奶不能忘记。
宋舜英:我还比较小的时候,那日本来了以后,这一下都知道了,赶紧大家伙聚到一个屋里来,头一排是男的,第二排是女,后边是小孩子。日本进来了以后先翻译给翻,“八个丫路的,有没有饭吃,要密西密西(音)的,青年妇女的要塞苦塞苦(音)的。”“密西密西”是吃饭,“八个丫路”是混蛋,“塞苦塞苦”是强奸。
马维:这很危险。
宋舜英:很危险。
马维:您很害怕吧。
宋舜英:当然害怕了,有一次日本鬼子进了我们村以后,那会儿村里头有清康县模范队,这都是打日本鬼子的,这都是党支部组织的,日本鬼子抓去了我们几个人要枪毙。后来以后把老百姓都弄场院里头来,场院里来了以后男的一拨,女的和小孩一拨,我爸和我妈都在。有的人就跪下,家属就跪下求日本,有日本懂日文也懂中文,请你把我们的人放了吧,我们的人没有什么罪,放了吧。翻译就说,“放了行,要你们村的十个女的,抓到我们岗楼里去,为我们服务,我们就把你们这三个清康县模范队放了”。这两个人的媳妇儿赶紧就站出来了,为了保他的男人赶紧站出来了,我们俩去,后来别人就说,不是把妇女和男的分了两半,从妇女里头往出挑,要挑十个年轻妇女。我那时候还小,十多岁,就从地上弄起土来,弄到头发,通的乱乱,把土弄到身上,抹的花花的。
马维:把自己弄的脏脏的。
宋舜英:一看小孩子就不要你了,还有的老婆婆把衣服脱下来,给儿媳妇儿赶紧装到衣服里头,怀孕的不要。还有的把嫂子的孩子赶紧抱到怀里头,有小孩的不要,怀孕的不要,扒拉来扒拉去挑了七个,挑十个没挑够,挑了七个,那几个都是结了婚的妇女,就有一个比我大一岁,他以为挑妇女就是挑结婚的,她乱蹦跳,你们快出来吧,保他俩,日本鬼子说花妞妞的有,就把她给弄去了,他们说,你看她乱跳,她要是跟我们似的缩着点,就比我大一岁,比我高点,把她也弄去了,弄了七个人,一个大姑娘,剩下的都是媳妇儿,就弄到岗楼子去了。在岗楼子上把她搁到中间,底下日本鬼子,上头是清香队抓的咱们中国人给他服务。
马维:叫清香队。
宋舜英:到晚上了以后,叫一个去,一个去,轮奸。后来咱们村里的党的领导通过清水乡的关系,把她们几个保出来了,保出来以后是抗日家属的就送到解放区去了,有亲戚朋友的都送走了。
马维:那宋奶奶,您是什么时候加入妇救会的?
宋舜英:我是从1944年开始做妇女工作,最早的时候是做儿童团,妇女也有妇女自卫队,我当过妇女自卫队的队长。
马维:那个时候您就十五六岁吧。
宋舜英:十五六岁。
马维:妇女自卫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。
宋舜英:青年妇女加入妇女自卫队。
马维:那做什么?
宋舜英:站岗、放哨、查路条。村头站岗,放哨,查路条,外来的人都得拿路条来,没有路条你不能进村,谁知道你是日本派来的,还是汉奸,还是敌占区来的不能进村,谁家的亲戚朋友,那也得让你家亲戚朋友来接你。
马维:参与管理这个村子的安全。
宋舜英:基本搞的就是安全工作。
马维:这个工作不是也挺危险的吗,因为拉锯村,日本鬼子来,这些人都会被作为敌人打击的。
宋舜英:也会,不过一般的日本进攻单个的来得很少,但是有汉奸什么的,他也进村给伪政权报信的来了,送信报的也会有,但是这个一般为了防止这个,所以就有站岗、放哨、查路条,埋地雷,我还学过埋地雷。
马维:自己造的地雷吗?
宋舜英:不是,八路军给我们的。
马维:好埋吗?
宋舜英:不好埋。
马维:我觉得挺简单的。
宋舜英:那线儿弄不好它就炸了,必须把那个线绷住,埋好了,然后你踩了那个线炸弹才炸,那个线不踩到上面,这个地雷就不炸。
马维:就是把那个线留在外面。
宋舜英:上面铺的土,你看不见,但是你要从这儿路过,必须踩着那个线,地雷轰一下就爆炸了。
马维:那您埋的这个地雷炸死过日本鬼子吗?
宋舜英:没有,学过埋地雷。
马维:除了站岗放哨、查路条、埋地雷,妇救会还有一项重要工作——锄奸,也就是消除汉奸,当年宋奶奶因此还破了一个案,立了一个功。
宋舜英:我还破了一个案。
马维:您还破了一个案?您说说。
宋舜英:八路军到我们村去了,去了以后就住到学校里来了,是下午去的,一般日本进攻是上午的多,下午去的,学生还没放假,赶到第二天,天快亮了,八路军要走的时候,有一个人丢了一盘子弹,一盘子弹是五粒,丢了以后就找,说我的子弹丢了。后来我到他们学校去,你在哪个桌,这个桌,这个桌是谁的桌,是我一个叔伯弟弟的桌,姓宋,他坐的这个桌。后来把这个活给谁,把这个活给丫头,叫舜英去,告诉我,说你去跟他慢慢的说,也不罚他,也不他,不捉拿他,让他说出来,谁让他拿的,怎么回事。我就去了,我去了他叫我大姐。我说弟弟找你有点事,八路军好吧?好,抗日怎么还不好。我说昨天晚上八路军再一个校住了半宿,你知道吗?知道。我说你那个桌上还坐着八路军,是啊,我知道。我说,可是出了问题,一个八路军丢了一盘子弹,他一发楞。我说孩子你拿了没有,拿这个可好,这子弹是打日本的,咱们拿了以后就破坏了抗日了,你很聪明,告诉大姐,谁让你拿的,我知道不是你,你聪明,你不会干这个事。姐姐,是曹树图(音)人我拿的,他诉我让我偷八路军的子弹。我说你在那儿搁着的,在抽屉里,我说你给我,他就给我了。给了我以后我就交给我爸他们,然后就给了八路军了。我们村里这个曹树图是个汉奸姨夫发展的他,妇女不是解放,解放放足这是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做军鞋,送公粮,然后锄奸反特,再一个是送郎参军,送儿子、丈夫参军。这个曹树图是科军,科到他身了,让他去当兵,那会儿科军都是黑夜,白天不敢,怕日本知道了,怕汉奸知道了,都是黑夜,八路军来,要说你们村里给两个,你们村里找几个,黑夜上家里去通知,统一以后做好了工作拉上就走了。他爸爸上路去,这个孩子找不着了。后来他们就追他去找,结果他那拿着斧子出去把手指头都砍了。
马维:他不想参加八路军。
宋舜英:他不想参加八路军,后来他还有一个弟弟,把他弟弟带走了。完了以后他这个人算个案子,就查他,后来他坦白了,他姨夫是汉奸,他姨夫告诉他,如果要让你参军你就剁手指头,结果他拿斧头剁了手指头,他是这么个人,他坦白交代了,后来知道他是这么个们,村里对他有点监护他了,所以这盘子弹也是他让这个孩子偷的。
马维:偷着是留着要用是吧?
宋舜英:不是,他破坏,不让你打子弹,没有子弹你能打日本吗?破坏,他留着他干啥,没用。就是他姨夫是特务发展他,他也当特务,那会儿叫汉奸卖国贼。
马维:您还挺会做工作的,您看这几句话,就把这个孩子说动了,跟您说实话了。
宋舜英:后来以后曹树图他发展的这个人,他也承认了,承认了当时也没怎么着他,反正根不在他这儿,在他姨夫那儿,他姨夫后来被咱们逮捕了,后来他自杀了。解放以后,咱们不是有开大会的时候曹树图举着手,我这手就是我姨夫让我剁了的,我就是汉奸,坦白交代的好。他有文化,让他当老师去了,宽大处理了。
马维:宋奶奶,当时在村子里所有的妇女都参加了妇女自卫队或者是妇救会吗?
宋舜英:妇救会是都参加,抗日救国人人有责,艰难一点的做做军鞋,在家里干点家务活,年轻一点的,是党员的参加的活动就比较多一些。
马维:听众朋友,听宋奶奶讲妇救会的故事,不知道您的感受是怎样的,有些情节就好像我们在过去的一些革命战争题材的老电影中看到的。我也在想,老人生动的讲述,其背后有着怎样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,以及经历之后所升华出的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,在节目的下半段,宋奶奶将讲述妇救会在解放妇女中所开展的一些工作。比如号召妇女放足剪发。您现在正在听到的这首歌曲是山西民歌《妇女自由歌》。好,听众朋友,咱们一会儿见。
(广告)
马维:她们韧如蒲草,坚若磐石。她们是普通的中国女性,但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半边天。欢迎收听北京爱家广播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节目,红透半边天,我们身边的女共产党员之妇救会主任的故事。
听众朋友,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,我是主持人马维。今年83岁的宋舜英奶奶,是一位老妇救会主任,妇救会的全名是“妇女抗日救亡联合会”,它的任务是,团结根据地的各界妇女参加抗战工作,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。很多地方由于妇救会的到来,妇女们开始从一些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走出来。比如不再裹小脚,宋奶奶对这段往事的记忆也很深。
宋舜英:一个是妇女过去都是小脚,这个女同志是好是坏,首先看你的脚,娶了以后一下轿先看你的脚,脚大脚小,脚小就是好媳妇儿,脚大就是寒碜媳妇儿,难看。我们那时候有个歌:“你那个脚也是个脚,越裹越小辣青椒;我这个脚也是个脚,要长要大要上膘。”
马维:您的脚不小。
宋舜英:我也裹过,那时候四五六岁就开始给裹,我妈和我姥姥给我缠上,缠上我哭,我闹,晚上我爸回来再给解开。后来我妈和我姥姥说,别给她缠了,咱们现在社会不用了。那不行,找不到对象,以后找不到婆家了,去了受气,人家没人要,你必须得那么走。白天我姥姥和我妈给我缠上,晚上我爸回来,我哭闹,那时候我们都已经有了党的组织,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了,都不让放足了,像我这么大岁数的,封建的家里都裹成了,我是没裹成,最后我就放了后来我爸干脆拿剪子,把裹脚布长着呢,一层一层裹上,裹上还等缝上,再给穿袜子穿鞋。
马维:太受罪了。
宋舜英:封建家庭,落后的裹成了,我们精巴点的家庭里头,我自个儿也闹腾的厉害就没裹成。我这几个都折了,你看到过吗?
马维:我没看见。
宋舜英:这几个都折了,就留着这么个尖。
马维:除了大脚趾之外,其他的四个脚趾,骨头都被裹折了。
宋舜英:这两个折了,三五都折了。
马维:都压在脚底下。
宋舜英:老三也得倒下。
马维:您妈妈和姥姥、奶奶都是小脚。
宋舜英:我妈都是有名的小脚,“宋良任,娶了媳妇儿真叫俊,小金莲,穿三寸。”都有歌谣。
马维:她那脚很小。
宋舜英:最小了,那结婚来了以后,不是娘家配嫁妆,衣服给你摆上,婚礼,衣服摆上,娘家给陪送的有什么衣服,什么嫁妆,然后鞋专门弄一个柜子,一双一双。还有皇后穿的带后跟的木头底的鞋。
马维:满族的鞋。
宋舜英:那个时候我妈还有。
马维:他也能穿进去。
宋舜英:能穿进去,人家都是根据她脚做的,一百十来双呢,红的、绿的、花的,什么样的都有,这都看,这才是漂亮媳妇儿,就这样。
马维:也是由于小脚能够嫁一个好人家。
宋舜英:对了,过去结婚坐轿子,一下轿帘以后,脑袋有一个盖头,脚先下来,先出来先看,这媳妇儿可不赖,俩小脚。至于是麻子还是瞎子,还是什么样都不看脸,先看脚是好媳妇儿。要是大脚,这谁家的媳妇儿可不好,说你们看见脸了吗?没看见脸,俩大脚。这个媳妇儿好赖首先看脚,所以必须给你缠脚,我妈就教育我,要不然你找不着婆家,没人娶你,你嫁不出去,就是你死了,给你挺到那儿,你俩大脚都难看。我妈教育我到这个程度,我死了把俩脚在那儿都难看,所以非要叫我裹上,不行。所以我这个家庭好,我的脚受了两天罪没裹成,但是裹脚那个罪我受过。
马维:特别疼。
宋舜英:给你缠上了,还给你缝上,穿上袜子,穿上鞋子,你走道都得一蹦一跳的走,平着走不了,得踩着这个脚指头,踩着它走,裹实了算。所以,我们后来放足,我们区妇联同志来了以后,书包里头都有剪子,把妇女们叫来,把小脚敞开,把脚指头掰开,一边教育她,一边说服她,把脚掰开,前面鞋尖给剪了,再搁上一块,把鞋放大点,原来就这么点,放大点,把这鞋拉了再缝上一块。
马维:那管用吗?
宋舜英:后来慢慢都放了。
马维:那还能恢复吗?
宋舜英:恢复不了,但是比原来好点,这三个起码能够差不多。我妈妈,我婆婆都是小脚。我的婆婆洗脚都不让我给她洗,这个臭东西别洗。另外,过去的脚不让看,不能让人看。
马维:不能让别人看。
宋舜英:这是宝贵的东西,小脚是不能让别人看的。
马维:一怕看给看坏了。
宋舜英:害羞。
马维:有可能的话,一辈子没让别人看过,就自己看过。
宋舜英:就是,我婆婆上这地方来我给她洗,她不让洗。别洗别洗。婆婆那儿子说,妈,给它洗洗吧,脚太臭了。不洗不洗,我这个脚不值得洗,不值得洗。她说她不值得洗,那我也得给她洗,实在太臭了。裹脚不撒,袜子不脱,黑天穿着睡觉,睁着眼是这样,出门裹一次脚撒一次,剩下整天就是那样,整天就包着,你说整天包着是什么样。后来就不缠了,像我们后来,到我们后期就不缠了。
马维:我理解您为什么那么愿意做妇救会的工作了,解放妇女,从脚开始。
宋舜英:就是。
马维:宋奶奶,您看刚才您也特别讲,当年妇女裹小脚都是想嫁个好人家,您妈妈裹的三寸金莲裹的好,也是嫁的好人家。您婆婆也是裹着小脚,您就放足是大脚。您在找对象这个问题上遇到困难了吗?
宋舜英:我当时参加工作以后找的对象。我们那时候参加工作以后再找对象,要是小脚都不好找了,大脚才好找。要是小脚,人家都得问问,她那脚是改造脚,改造脚就是裹了以后又放了的叫改造脚。看她是改造脚还是解放脚,解放脚是没裹过,改造脚是裹成了又放开了。他们说宋舜英不是,解放脚。
马维:您是自由恋爱吧?
宋舜英:自由恋爱。
马维:这是妇女解放运动之一,不能媒妁之言、父母之命。
宋舜英:对,过去妇女受压迫,还有一个是包办买卖婚姻,五、六岁,七、八岁都包办买卖了。
马维:有童养媳。
宋舜英:包办买卖婚姻,童养媳。我那时候没有,我是这找婆家,那找婆家,我爸不干,我爸说闺女大了再说,我们那会儿好多从小给找婆家了。再有穷一点就当童养媳了,就给人家童养去了,等着到了年龄再结婚,村里好多,越穷越这样,养不起,养个女儿就是赔钱货。所以这是养不起了,给他找个婆家当童养媳去了。
马维:这女儿养大了还得送出去,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,都有这样的说法。
宋舜英:对,过去不让妇女参加劳动,这个没听说过吧,有这个说法,“妇女撒子不出苗,妇女栽树不结果,”所以不让妇女上地。
马维:这是对妇女的歧视,不是照顾。
宋舜英:不是,哪是照顾,家庭妇女就是窝里反,看孩子做饭照顾老人,不准上地里去,撒子不出苗,种树不结果,妇女不能参加劳动,不让妇女上地里去。有犁地的犁子,妇女不能摸,那个东西是妇女禁忌,妇女摸了以后,这地里就不好了,有问题了。妇女不让上地。后来,老解放区号召发动妇女参加生产,成立互助组,我成立这个互助组。
马维:您带头成立的。
宋舜英:宋舜英互助组,都是姑娘,我们六个姑娘都不是媳妇儿,媳妇儿不要,我们都是姑娘。
马维:为什么不让媳妇儿。
宋舜英:我们那时候姑娘,解放了,我们姑娘在家里能说话,能做主。比如先去给你家干,明天给他家干,后天给他家干,一家一天,在你家干在你家吃,给他家干就在他家吃。咱们做主了,“妈,明天上咱们家干活,给我弄点好吃的”。儿媳妇儿做不了主,儿媳妇儿跟婆婆说,你给我弄点好吃的,她不给你弄。所以都是姑娘,另外姑娘说到一块儿了,我们是休息大家一块儿休息,拿棒子大家坐在一块儿休息一天,玩一天,干活一人一天。
马维:叫宋舜英互助组。
宋舜英:宋舜英互助组,清水区的先进互助组。
马维:还是清水区的先进互助组。
宋舜英:先进互助组,黑板报都出过,报纸都登过。
马维:您这互助组先进在哪里?
宋舜英:组织的好,劳动的好。过去有一首歌“常把农民组织起,组织起来好劳动,实行不分工,做计划早下种;三大号召完成了,团结抗日有力量,准备大放工,不放松不放松,一人做几活,大伙儿力无穷,你会这,我会那,技术好,人数多,一干就成功。”这都有歌儿的。
马维:真不错,您还都记得这么清楚,这歌词都是没忘,都是亲身经历的,所以不容易忘。
宋舜英:对,我们那时候互助组棒着呢。我们这五六个大姑娘,我们好着呢,现在这还剩下我们两个,兴风县(音)有一个。对了,东高地还有一个,剩下我们仨,剩下都死了。
马维:听众朋友,这里是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,我是主持人马维。今天节目的嘉宾是83岁的老妇救会主任宋舜英,在宋奶奶家里客厅里挂着一副对联,对联中藏着宋奶奶和老伴的名字。
马维:“万祥择梓里,舜日耀群英”。
宋舜英:明白什么意思吗?
马维:有万里就是您老伴,还有舜英。
宋舜英:把我们俩人名都用上了,但是这是一句对联。张林同志给写的,是那个意思,择梓是村子名。
马维:是个村子名。
宋舜英:就是万祥这个村子里边非常红火,非常富有,在舜日年间出了一群英雄,舜日年间就是皇帝,尧舜禹,在舜日年间出了一群英雄,赠送给我们俩的。
马维:您和您老伴的名字都在里面。
宋舜英:把我们俩的名字用上了。
马维:您老伴是刘万里,您是宋舜英。
宋舜英:对。
马维:您和老伴结婚有多少年了。
宋舜英:63年了。
马维:快到钻石婚了。
宋舜英:钻石婚都过了。
马维:钻石婚是60年。
宋舜英:钻石婚是60年,金婚是50年,我们63年了,结婚早。
马维:举行庆祝仪式了吗?
宋舜英:我们做了一个画册,我的儿女们一人一个,我们一个。把我们一家人,主要是我们俩这60年来的生活照片都拍下来,都收进去这个画册。
马维:您看您跟您老伴都过了钻石婚了,都是63年了,那您当初怎么跟他认识的呢?
宋舜英:同事介绍的,介绍以后我了解他们家一个是成分好,他爸爸是个老革命,他在地委当文书,刻蜡版,那时候刻蜡版没有油印。刻了字以后,包括一本一本的小书,包括党章都是拿手刻的,蜡笔刻,刻了以后他干这个干了六七年,但是他比我小一岁。
马维:那您当时也愿意。
宋舜英:我那介绍人是我们俩一块儿,我就调到县里去了,当收发,他当文书。介绍人说,人家不嫌你大,你还嫌人小,人挺好的,家也挺好的,后来我考虑考虑就同意了。
马维:我们想看一看您的相册,就是钻石婚的时候,特别制作的纪念相册。
宋舜英:可以。
马维:说到这儿,宋奶奶邀请我们到她老伴的房间看一看,她的老伴患病三十年,现在双目失明,多亏有宋奶奶的精心呵护。
宋舜英:看一眼我们家老爷子。
马维:好。
宋舜英:老刘,电台的同志要看你一眼。
马维:您好,我是北京广播电台的马维,您好。
刘万里:好,谢谢。
马维:我听您老伴讲,说您特爱听收音机。
刘万里:眼睛不成了,听听广播新闻。
马维:您跟老伴结婚都已经63年了,多好,都过了钻石婚了,跟老伴生活这么多年,您有什么感受。
刘万里:老伴挺好,幸福。
马维:宋奶奶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相册,看上去还是过去的那种八十年代的老相册。
宋舜英:我是两个闺女一个儿子。
马维:钻石婚的时候举行的家宴是吧。
宋舜英:对,这是大女儿,二女儿,这是儿子,儿媳妇儿。大姑爷,外孙子,外孙子媳妇儿,外孙女。
马维:这还有一个喜字,双喜。
宋舜英:“祝贺父母刘万里、宋舜英钻石婚影集”,这是写的前言。
马维:还有前言,您来给介绍介绍。
宋舜英:2008年5月15日是我们爸爸和妈妈的钻石婚的喜庆日子,60年前他们相识相知相爱,牵手结成连理,风风雨雨携手走过了人生一个价值的岁月。见证了生命诚可贵、爱情价更高的真理。回首往事,如一部精彩的电影历历在目。今天我们把他们早期珍贵的老照片整理出来,并选择了近期的彩照,连同他们为庆祝钻石婚写的两首情诗,一起编辑成为祝贺父母钻石婚的影集。三个孩子,每一家珍藏一册,常记父母养育之恩,不忘亲情山高水深。
马维:1949年夏长辛店,20岁。这是您写的?
宋舜英:这是我写的。
马维:您写的有意思。结婚60年感怀宋舜英,1947年天仙庙上见。
宋舜英:1947年我们在天仙庙上开会,他到我们那儿去办事去了,和我认识那个同事,他俩都上庙上走了一圈,我在那第一次见他,但是我不知道他是谁。后来介绍人跟我一介绍,我说我不认识他,他说见过。天仙庙上我带的那个就是,所以这就是天仙庙上见。
马维:悄悄的观望,留下好印象。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,您也是一位老党员。您刚才特别提到1945年您就入党了。您有没有一些感慨,特别的想跟我们说一说。
宋舜英:没有共产党,没有我的今天。我不就是一个农村妇女,又没有什么文化。在党的培养教育下,我成长起来的。所以,我参加了革命工作,有了一个革命的家庭。我为党的事业奉献了我这一生。但是党也给我了一生的幸福。所以,我热爱党,感谢党,拥护党。所以庆贺党的90周年非常高兴。
马维:听众朋友,也是在采访的最后,我才得知宋奶奶她曾经是一位癌症患者。十年前,她得了乳腺癌,而且做了全切手术。老人现在的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,真是让我难以想象。最近,我也是听到一句话,说“很多事情的轻重,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,我们可以让它是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,但同时也可以轻轻将它放下。”到这里,今天的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就全部结束了,主持人马维感谢您的收听,在明天同一时间,我们跟您聊的话题是我们记忆中那些难忘的劳动模范。也欢迎大家到时收听并且参与,再见。
宋舜英奶奶今年83岁,离休前她在北京市妇联工作,是一位局级干部。宋奶奶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,他的父亲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他的家乡在今天的门头沟区清水乡。
宋舜英:我是1928年出生的,我们那个地方是抗日老根据地,和日本、八路军是一个拉锯的一个村子。
马维:是哪里?
宋舜英:原来的河北省宛平县清水乡田寺村,现在的门头沟区清水乡田寺村,现在归了北京市了,过去是河北省的宛平县。
马维:田寺?
宋舜英:田地的田,寺庙的寺。
马维:现在这个村还有?
宋舜英:这个村子还有,我们都是山区,都是大山,村子不大,一百多户人家,我们那地方建党比较早,三几年就建党了,那时候是地下党,秘密的不公开,我家里我父亲,我大爷他们都是党员,而且我爸爸是支部书记,所以他在村里头当支部书记,那个时候主要是动员人民抗战救国,保护解放军,打日本。
马维:您说他是地下党,既然是地下党,我们就想挺危险的,当时遭遇过一些危险吗?
宋舜英:有,我们的村里建党的时候,开始是三个人,其中一个被日本鬼子抓去杀掉了,一个被日本鬼子抓去以后,我们通过清水的地下党经过伪证权,把那个人保出来,送他参加了解放军,到老解放军去了,他保住了生命。我爸爸是逃到山里去了,敌人没抓着。刚开始建党是三个人,后来逐步发展,男的女的都有了。日本鬼子的岗楼离我们村只有五里地。
马维:这意味着什么?
宋舜英:这意味着清水镇是日本鬼子侵占,全部占领的。离清水十里地的地方,一个山头上建了岗楼子,监视着我们各个村,包括我们村在内。所以,八路军、游击队晚上进村,割日本的电线,对日本鬼子进行扫荡。白天日本鬼子就进我们村去扫荡,都到各家各户都串,所有的柜子都翻,包括地下窑火,生煤火都给揭起来,找八路军藏着的。我们村最多的时候,一个月日本鬼子进攻过28次。
马维:几乎是天天。
宋舜英:几乎是天天,有的时候一天两次,有的时候隔一天,所以老百姓就没法生活,日本鬼子进攻厉害的时候我们就跑到大山里头去住去,住窝棚。
马维:就躲起来。
宋舜英:躲起来,但是日本鬼子他从山上进来,从山上往下一盖,把你沟沟里头住的人全部给轰下山。
马维:他们要干什么。
宋舜英:他们要捉八路军。
马维:不是八路军都已经走了吗?
宋舜英:他不知道有没有藏着的,有没有隐藏,因为来以后,他是悄悄的来,秘密的来,不是大张旗鼓的来,他是要看有没有藏着的,有没有隐蔽的,有没有在群众当中混着的,他都是有。因为村里头有汉奸,我们村里是两个政权,一个政权是秘密的党的政权,是为共产党服务的,一个是伪政权,是应酬日本的,两政权。但是那个政权咱们得管着他,日本有了事他去应酬,但是咱们也得管着他,不能让他瞎说,不能让他出卖咱们。但是有汉奸,那汉奸出卖,汉奸是不要命的,所以我们村里头也有汉奸。
马维:汉奸是些什么样人,您见过吗?
宋舜英:见过,他就是不抗日,他就是欢迎日本鬼子来,他向着日本鬼子。
马维:日本鬼子给他一些什么好处?
宋舜英:可能是给他一些好处,这些人都是敌占区有他的亲戚朋友,另外,在村里头也是有点财产、富有的人,不是咱们穷苦老百姓,不是普通人,他都有关系,所以敌占区的人拉他,他在这儿有财富,富有,他的生活比一般老百姓富有,所以他就给日本鬼子干事。
马维:大家都知道他给日本鬼子干事,是汉奸,大家对他怎么样?
宋舜英:他后来就被咱们向八路军游击队报告了以后,夜里拉出去给他杀了。
马维:听您讲这段,我们能够感觉到您说清水乡田寺村,那个地方是拉锯战的地方。
宋舜英:对,拉锯战,白天日本鬼子进攻扫荡,晚上八路军游击队进村来了解情况,进行抗日行动。
马维:听众朋友,这里是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,我是主持人马维。今天节目的嘉宾是一位老妇救会主任,那就是宋舜英宋奶奶,虽然宋奶奶今年已经83岁了,但是回忆起当年的往事,还是历历在目,说起一次日本鬼子进村的经历,至今让宋奶奶不能忘记。
宋舜英:我还比较小的时候,那日本来了以后,这一下都知道了,赶紧大家伙聚到一个屋里来,头一排是男的,第二排是女,后边是小孩子。日本进来了以后先翻译给翻,“八个丫路的,有没有饭吃,要密西密西(音)的,青年妇女的要塞苦塞苦(音)的。”“密西密西”是吃饭,“八个丫路”是混蛋,“塞苦塞苦”是强奸。
马维:这很危险。
宋舜英:很危险。
马维:您很害怕吧。
宋舜英:当然害怕了,有一次日本鬼子进了我们村以后,那会儿村里头有清康县模范队,这都是打日本鬼子的,这都是党支部组织的,日本鬼子抓去了我们几个人要枪毙。后来以后把老百姓都弄场院里头来,场院里来了以后男的一拨,女的和小孩一拨,我爸和我妈都在。有的人就跪下,家属就跪下求日本,有日本懂日文也懂中文,请你把我们的人放了吧,我们的人没有什么罪,放了吧。翻译就说,“放了行,要你们村的十个女的,抓到我们岗楼里去,为我们服务,我们就把你们这三个清康县模范队放了”。这两个人的媳妇儿赶紧就站出来了,为了保他的男人赶紧站出来了,我们俩去,后来别人就说,不是把妇女和男的分了两半,从妇女里头往出挑,要挑十个年轻妇女。我那时候还小,十多岁,就从地上弄起土来,弄到头发,通的乱乱,把土弄到身上,抹的花花的。
马维:把自己弄的脏脏的。
宋舜英:一看小孩子就不要你了,还有的老婆婆把衣服脱下来,给儿媳妇儿赶紧装到衣服里头,怀孕的不要。还有的把嫂子的孩子赶紧抱到怀里头,有小孩的不要,怀孕的不要,扒拉来扒拉去挑了七个,挑十个没挑够,挑了七个,那几个都是结了婚的妇女,就有一个比我大一岁,他以为挑妇女就是挑结婚的,她乱蹦跳,你们快出来吧,保他俩,日本鬼子说花妞妞的有,就把她给弄去了,他们说,你看她乱跳,她要是跟我们似的缩着点,就比我大一岁,比我高点,把她也弄去了,弄了七个人,一个大姑娘,剩下的都是媳妇儿,就弄到岗楼子去了。在岗楼子上把她搁到中间,底下日本鬼子,上头是清香队抓的咱们中国人给他服务。
马维:叫清香队。
宋舜英:到晚上了以后,叫一个去,一个去,轮奸。后来咱们村里的党的领导通过清水乡的关系,把她们几个保出来了,保出来以后是抗日家属的就送到解放区去了,有亲戚朋友的都送走了。
马维:那宋奶奶,您是什么时候加入妇救会的?
宋舜英:我是从1944年开始做妇女工作,最早的时候是做儿童团,妇女也有妇女自卫队,我当过妇女自卫队的队长。
马维:那个时候您就十五六岁吧。
宋舜英:十五六岁。
马维:妇女自卫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。
宋舜英:青年妇女加入妇女自卫队。
马维:那做什么?
宋舜英:站岗、放哨、查路条。村头站岗,放哨,查路条,外来的人都得拿路条来,没有路条你不能进村,谁知道你是日本派来的,还是汉奸,还是敌占区来的不能进村,谁家的亲戚朋友,那也得让你家亲戚朋友来接你。
马维:参与管理这个村子的安全。
宋舜英:基本搞的就是安全工作。
马维:这个工作不是也挺危险的吗,因为拉锯村,日本鬼子来,这些人都会被作为敌人打击的。
宋舜英:也会,不过一般的日本进攻单个的来得很少,但是有汉奸什么的,他也进村给伪政权报信的来了,送信报的也会有,但是这个一般为了防止这个,所以就有站岗、放哨、查路条,埋地雷,我还学过埋地雷。
马维:自己造的地雷吗?
宋舜英:不是,八路军给我们的。
马维:好埋吗?
宋舜英:不好埋。
马维:我觉得挺简单的。
宋舜英:那线儿弄不好它就炸了,必须把那个线绷住,埋好了,然后你踩了那个线炸弹才炸,那个线不踩到上面,这个地雷就不炸。
马维:就是把那个线留在外面。
宋舜英:上面铺的土,你看不见,但是你要从这儿路过,必须踩着那个线,地雷轰一下就爆炸了。
马维:那您埋的这个地雷炸死过日本鬼子吗?
宋舜英:没有,学过埋地雷。
马维:除了站岗放哨、查路条、埋地雷,妇救会还有一项重要工作——锄奸,也就是消除汉奸,当年宋奶奶因此还破了一个案,立了一个功。
宋舜英:我还破了一个案。
马维:您还破了一个案?您说说。
宋舜英:八路军到我们村去了,去了以后就住到学校里来了,是下午去的,一般日本进攻是上午的多,下午去的,学生还没放假,赶到第二天,天快亮了,八路军要走的时候,有一个人丢了一盘子弹,一盘子弹是五粒,丢了以后就找,说我的子弹丢了。后来我到他们学校去,你在哪个桌,这个桌,这个桌是谁的桌,是我一个叔伯弟弟的桌,姓宋,他坐的这个桌。后来把这个活给谁,把这个活给丫头,叫舜英去,告诉我,说你去跟他慢慢的说,也不罚他,也不他,不捉拿他,让他说出来,谁让他拿的,怎么回事。我就去了,我去了他叫我大姐。我说弟弟找你有点事,八路军好吧?好,抗日怎么还不好。我说昨天晚上八路军再一个校住了半宿,你知道吗?知道。我说你那个桌上还坐着八路军,是啊,我知道。我说,可是出了问题,一个八路军丢了一盘子弹,他一发楞。我说孩子你拿了没有,拿这个可好,这子弹是打日本的,咱们拿了以后就破坏了抗日了,你很聪明,告诉大姐,谁让你拿的,我知道不是你,你聪明,你不会干这个事。姐姐,是曹树图(音)人我拿的,他诉我让我偷八路军的子弹。我说你在那儿搁着的,在抽屉里,我说你给我,他就给我了。给了我以后我就交给我爸他们,然后就给了八路军了。我们村里这个曹树图是个汉奸姨夫发展的他,妇女不是解放,解放放足这是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做军鞋,送公粮,然后锄奸反特,再一个是送郎参军,送儿子、丈夫参军。这个曹树图是科军,科到他身了,让他去当兵,那会儿科军都是黑夜,白天不敢,怕日本知道了,怕汉奸知道了,都是黑夜,八路军来,要说你们村里给两个,你们村里找几个,黑夜上家里去通知,统一以后做好了工作拉上就走了。他爸爸上路去,这个孩子找不着了。后来他们就追他去找,结果他那拿着斧子出去把手指头都砍了。
马维:他不想参加八路军。
宋舜英:他不想参加八路军,后来他还有一个弟弟,把他弟弟带走了。完了以后他这个人算个案子,就查他,后来他坦白了,他姨夫是汉奸,他姨夫告诉他,如果要让你参军你就剁手指头,结果他拿斧头剁了手指头,他是这么个人,他坦白交代了,后来知道他是这么个们,村里对他有点监护他了,所以这盘子弹也是他让这个孩子偷的。
马维:偷着是留着要用是吧?
宋舜英:不是,他破坏,不让你打子弹,没有子弹你能打日本吗?破坏,他留着他干啥,没用。就是他姨夫是特务发展他,他也当特务,那会儿叫汉奸卖国贼。
马维:您还挺会做工作的,您看这几句话,就把这个孩子说动了,跟您说实话了。
宋舜英:后来以后曹树图他发展的这个人,他也承认了,承认了当时也没怎么着他,反正根不在他这儿,在他姨夫那儿,他姨夫后来被咱们逮捕了,后来他自杀了。解放以后,咱们不是有开大会的时候曹树图举着手,我这手就是我姨夫让我剁了的,我就是汉奸,坦白交代的好。他有文化,让他当老师去了,宽大处理了。
马维:宋奶奶,当时在村子里所有的妇女都参加了妇女自卫队或者是妇救会吗?
宋舜英:妇救会是都参加,抗日救国人人有责,艰难一点的做做军鞋,在家里干点家务活,年轻一点的,是党员的参加的活动就比较多一些。
马维:听众朋友,听宋奶奶讲妇救会的故事,不知道您的感受是怎样的,有些情节就好像我们在过去的一些革命战争题材的老电影中看到的。我也在想,老人生动的讲述,其背后有着怎样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,以及经历之后所升华出的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,在节目的下半段,宋奶奶将讲述妇救会在解放妇女中所开展的一些工作。比如号召妇女放足剪发。您现在正在听到的这首歌曲是山西民歌《妇女自由歌》。好,听众朋友,咱们一会儿见。
(广告)
马维:她们韧如蒲草,坚若磐石。她们是普通的中国女性,但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半边天。欢迎收听北京爱家广播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节目,红透半边天,我们身边的女共产党员之妇救会主任的故事。
听众朋友,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,我是主持人马维。今年83岁的宋舜英奶奶,是一位老妇救会主任,妇救会的全名是“妇女抗日救亡联合会”,它的任务是,团结根据地的各界妇女参加抗战工作,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。很多地方由于妇救会的到来,妇女们开始从一些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走出来。比如不再裹小脚,宋奶奶对这段往事的记忆也很深。
宋舜英:一个是妇女过去都是小脚,这个女同志是好是坏,首先看你的脚,娶了以后一下轿先看你的脚,脚大脚小,脚小就是好媳妇儿,脚大就是寒碜媳妇儿,难看。我们那时候有个歌:“你那个脚也是个脚,越裹越小辣青椒;我这个脚也是个脚,要长要大要上膘。”
马维:您的脚不小。
宋舜英:我也裹过,那时候四五六岁就开始给裹,我妈和我姥姥给我缠上,缠上我哭,我闹,晚上我爸回来再给解开。后来我妈和我姥姥说,别给她缠了,咱们现在社会不用了。那不行,找不到对象,以后找不到婆家了,去了受气,人家没人要,你必须得那么走。白天我姥姥和我妈给我缠上,晚上我爸回来,我哭闹,那时候我们都已经有了党的组织,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了,都不让放足了,像我这么大岁数的,封建的家里都裹成了,我是没裹成,最后我就放了后来我爸干脆拿剪子,把裹脚布长着呢,一层一层裹上,裹上还等缝上,再给穿袜子穿鞋。
马维:太受罪了。
宋舜英:封建家庭,落后的裹成了,我们精巴点的家庭里头,我自个儿也闹腾的厉害就没裹成。我这几个都折了,你看到过吗?
马维:我没看见。
宋舜英:这几个都折了,就留着这么个尖。
马维:除了大脚趾之外,其他的四个脚趾,骨头都被裹折了。
宋舜英:这两个折了,三五都折了。
马维:都压在脚底下。
宋舜英:老三也得倒下。
马维:您妈妈和姥姥、奶奶都是小脚。
宋舜英:我妈都是有名的小脚,“宋良任,娶了媳妇儿真叫俊,小金莲,穿三寸。”都有歌谣。
马维:她那脚很小。
宋舜英:最小了,那结婚来了以后,不是娘家配嫁妆,衣服给你摆上,婚礼,衣服摆上,娘家给陪送的有什么衣服,什么嫁妆,然后鞋专门弄一个柜子,一双一双。还有皇后穿的带后跟的木头底的鞋。
马维:满族的鞋。
宋舜英:那个时候我妈还有。
马维:他也能穿进去。
宋舜英:能穿进去,人家都是根据她脚做的,一百十来双呢,红的、绿的、花的,什么样的都有,这都看,这才是漂亮媳妇儿,就这样。
马维:也是由于小脚能够嫁一个好人家。
宋舜英:对了,过去结婚坐轿子,一下轿帘以后,脑袋有一个盖头,脚先下来,先出来先看,这媳妇儿可不赖,俩小脚。至于是麻子还是瞎子,还是什么样都不看脸,先看脚是好媳妇儿。要是大脚,这谁家的媳妇儿可不好,说你们看见脸了吗?没看见脸,俩大脚。这个媳妇儿好赖首先看脚,所以必须给你缠脚,我妈就教育我,要不然你找不着婆家,没人娶你,你嫁不出去,就是你死了,给你挺到那儿,你俩大脚都难看。我妈教育我到这个程度,我死了把俩脚在那儿都难看,所以非要叫我裹上,不行。所以我这个家庭好,我的脚受了两天罪没裹成,但是裹脚那个罪我受过。
马维:特别疼。
宋舜英:给你缠上了,还给你缝上,穿上袜子,穿上鞋子,你走道都得一蹦一跳的走,平着走不了,得踩着这个脚指头,踩着它走,裹实了算。所以,我们后来放足,我们区妇联同志来了以后,书包里头都有剪子,把妇女们叫来,把小脚敞开,把脚指头掰开,一边教育她,一边说服她,把脚掰开,前面鞋尖给剪了,再搁上一块,把鞋放大点,原来就这么点,放大点,把这鞋拉了再缝上一块。
马维:那管用吗?
宋舜英:后来慢慢都放了。
马维:那还能恢复吗?
宋舜英:恢复不了,但是比原来好点,这三个起码能够差不多。我妈妈,我婆婆都是小脚。我的婆婆洗脚都不让我给她洗,这个臭东西别洗。另外,过去的脚不让看,不能让人看。
马维:不能让别人看。
宋舜英:这是宝贵的东西,小脚是不能让别人看的。
马维:一怕看给看坏了。
宋舜英:害羞。
马维:有可能的话,一辈子没让别人看过,就自己看过。
宋舜英:就是,我婆婆上这地方来我给她洗,她不让洗。别洗别洗。婆婆那儿子说,妈,给它洗洗吧,脚太臭了。不洗不洗,我这个脚不值得洗,不值得洗。她说她不值得洗,那我也得给她洗,实在太臭了。裹脚不撒,袜子不脱,黑天穿着睡觉,睁着眼是这样,出门裹一次脚撒一次,剩下整天就是那样,整天就包着,你说整天包着是什么样。后来就不缠了,像我们后来,到我们后期就不缠了。
马维:我理解您为什么那么愿意做妇救会的工作了,解放妇女,从脚开始。
宋舜英:就是。
马维:宋奶奶,您看刚才您也特别讲,当年妇女裹小脚都是想嫁个好人家,您妈妈裹的三寸金莲裹的好,也是嫁的好人家。您婆婆也是裹着小脚,您就放足是大脚。您在找对象这个问题上遇到困难了吗?
宋舜英:我当时参加工作以后找的对象。我们那时候参加工作以后再找对象,要是小脚都不好找了,大脚才好找。要是小脚,人家都得问问,她那脚是改造脚,改造脚就是裹了以后又放了的叫改造脚。看她是改造脚还是解放脚,解放脚是没裹过,改造脚是裹成了又放开了。他们说宋舜英不是,解放脚。
马维:您是自由恋爱吧?
宋舜英:自由恋爱。
马维:这是妇女解放运动之一,不能媒妁之言、父母之命。
宋舜英:对,过去妇女受压迫,还有一个是包办买卖婚姻,五、六岁,七、八岁都包办买卖了。
马维:有童养媳。
宋舜英:包办买卖婚姻,童养媳。我那时候没有,我是这找婆家,那找婆家,我爸不干,我爸说闺女大了再说,我们那会儿好多从小给找婆家了。再有穷一点就当童养媳了,就给人家童养去了,等着到了年龄再结婚,村里好多,越穷越这样,养不起,养个女儿就是赔钱货。所以这是养不起了,给他找个婆家当童养媳去了。
马维:这女儿养大了还得送出去,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,都有这样的说法。
宋舜英:对,过去不让妇女参加劳动,这个没听说过吧,有这个说法,“妇女撒子不出苗,妇女栽树不结果,”所以不让妇女上地。
马维:这是对妇女的歧视,不是照顾。
宋舜英:不是,哪是照顾,家庭妇女就是窝里反,看孩子做饭照顾老人,不准上地里去,撒子不出苗,种树不结果,妇女不能参加劳动,不让妇女上地里去。有犁地的犁子,妇女不能摸,那个东西是妇女禁忌,妇女摸了以后,这地里就不好了,有问题了。妇女不让上地。后来,老解放区号召发动妇女参加生产,成立互助组,我成立这个互助组。
马维:您带头成立的。
宋舜英:宋舜英互助组,都是姑娘,我们六个姑娘都不是媳妇儿,媳妇儿不要,我们都是姑娘。
马维:为什么不让媳妇儿。
宋舜英:我们那时候姑娘,解放了,我们姑娘在家里能说话,能做主。比如先去给你家干,明天给他家干,后天给他家干,一家一天,在你家干在你家吃,给他家干就在他家吃。咱们做主了,“妈,明天上咱们家干活,给我弄点好吃的”。儿媳妇儿做不了主,儿媳妇儿跟婆婆说,你给我弄点好吃的,她不给你弄。所以都是姑娘,另外姑娘说到一块儿了,我们是休息大家一块儿休息,拿棒子大家坐在一块儿休息一天,玩一天,干活一人一天。
马维:叫宋舜英互助组。
宋舜英:宋舜英互助组,清水区的先进互助组。
马维:还是清水区的先进互助组。
宋舜英:先进互助组,黑板报都出过,报纸都登过。
马维:您这互助组先进在哪里?
宋舜英:组织的好,劳动的好。过去有一首歌“常把农民组织起,组织起来好劳动,实行不分工,做计划早下种;三大号召完成了,团结抗日有力量,准备大放工,不放松不放松,一人做几活,大伙儿力无穷,你会这,我会那,技术好,人数多,一干就成功。”这都有歌儿的。
马维:真不错,您还都记得这么清楚,这歌词都是没忘,都是亲身经历的,所以不容易忘。
宋舜英:对,我们那时候互助组棒着呢。我们这五六个大姑娘,我们好着呢,现在这还剩下我们两个,兴风县(音)有一个。对了,东高地还有一个,剩下我们仨,剩下都死了。
马维:听众朋友,这里是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,我是主持人马维。今天节目的嘉宾是83岁的老妇救会主任宋舜英,在宋奶奶家里客厅里挂着一副对联,对联中藏着宋奶奶和老伴的名字。
马维:“万祥择梓里,舜日耀群英”。
宋舜英:明白什么意思吗?
马维:有万里就是您老伴,还有舜英。
宋舜英:把我们俩人名都用上了,但是这是一句对联。张林同志给写的,是那个意思,择梓是村子名。
马维:是个村子名。
宋舜英:就是万祥这个村子里边非常红火,非常富有,在舜日年间出了一群英雄,舜日年间就是皇帝,尧舜禹,在舜日年间出了一群英雄,赠送给我们俩的。
马维:您和您老伴的名字都在里面。
宋舜英:把我们俩的名字用上了。
马维:您老伴是刘万里,您是宋舜英。
宋舜英:对。
马维:您和老伴结婚有多少年了。
宋舜英:63年了。
马维:快到钻石婚了。
宋舜英:钻石婚都过了。
马维:钻石婚是60年。
宋舜英:钻石婚是60年,金婚是50年,我们63年了,结婚早。
马维:举行庆祝仪式了吗?
宋舜英:我们做了一个画册,我的儿女们一人一个,我们一个。把我们一家人,主要是我们俩这60年来的生活照片都拍下来,都收进去这个画册。
马维:您看您跟您老伴都过了钻石婚了,都是63年了,那您当初怎么跟他认识的呢?
宋舜英:同事介绍的,介绍以后我了解他们家一个是成分好,他爸爸是个老革命,他在地委当文书,刻蜡版,那时候刻蜡版没有油印。刻了字以后,包括一本一本的小书,包括党章都是拿手刻的,蜡笔刻,刻了以后他干这个干了六七年,但是他比我小一岁。
马维:那您当时也愿意。
宋舜英:我那介绍人是我们俩一块儿,我就调到县里去了,当收发,他当文书。介绍人说,人家不嫌你大,你还嫌人小,人挺好的,家也挺好的,后来我考虑考虑就同意了。
马维:我们想看一看您的相册,就是钻石婚的时候,特别制作的纪念相册。
宋舜英:可以。
马维:说到这儿,宋奶奶邀请我们到她老伴的房间看一看,她的老伴患病三十年,现在双目失明,多亏有宋奶奶的精心呵护。
宋舜英:看一眼我们家老爷子。
马维:好。
宋舜英:老刘,电台的同志要看你一眼。
马维:您好,我是北京广播电台的马维,您好。
刘万里:好,谢谢。
马维:我听您老伴讲,说您特爱听收音机。
刘万里:眼睛不成了,听听广播新闻。
马维:您跟老伴结婚都已经63年了,多好,都过了钻石婚了,跟老伴生活这么多年,您有什么感受。
刘万里:老伴挺好,幸福。
马维:宋奶奶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相册,看上去还是过去的那种八十年代的老相册。
宋舜英:我是两个闺女一个儿子。
马维:钻石婚的时候举行的家宴是吧。
宋舜英:对,这是大女儿,二女儿,这是儿子,儿媳妇儿。大姑爷,外孙子,外孙子媳妇儿,外孙女。
马维:这还有一个喜字,双喜。
宋舜英:“祝贺父母刘万里、宋舜英钻石婚影集”,这是写的前言。
马维:还有前言,您来给介绍介绍。
宋舜英:2008年5月15日是我们爸爸和妈妈的钻石婚的喜庆日子,60年前他们相识相知相爱,牵手结成连理,风风雨雨携手走过了人生一个价值的岁月。见证了生命诚可贵、爱情价更高的真理。回首往事,如一部精彩的电影历历在目。今天我们把他们早期珍贵的老照片整理出来,并选择了近期的彩照,连同他们为庆祝钻石婚写的两首情诗,一起编辑成为祝贺父母钻石婚的影集。三个孩子,每一家珍藏一册,常记父母养育之恩,不忘亲情山高水深。
马维:1949年夏长辛店,20岁。这是您写的?
宋舜英:这是我写的。
马维:您写的有意思。结婚60年感怀宋舜英,1947年天仙庙上见。
宋舜英:1947年我们在天仙庙上开会,他到我们那儿去办事去了,和我认识那个同事,他俩都上庙上走了一圈,我在那第一次见他,但是我不知道他是谁。后来介绍人跟我一介绍,我说我不认识他,他说见过。天仙庙上我带的那个就是,所以这就是天仙庙上见。
马维:悄悄的观望,留下好印象。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,您也是一位老党员。您刚才特别提到1945年您就入党了。您有没有一些感慨,特别的想跟我们说一说。
宋舜英:没有共产党,没有我的今天。我不就是一个农村妇女,又没有什么文化。在党的培养教育下,我成长起来的。所以,我参加了革命工作,有了一个革命的家庭。我为党的事业奉献了我这一生。但是党也给我了一生的幸福。所以,我热爱党,感谢党,拥护党。所以庆贺党的90周年非常高兴。
马维:听众朋友,也是在采访的最后,我才得知宋奶奶她曾经是一位癌症患者。十年前,她得了乳腺癌,而且做了全切手术。老人现在的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,真是让我难以想象。最近,我也是听到一句话,说“很多事情的轻重,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,我们可以让它是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,但同时也可以轻轻将它放下。”到这里,今天的《说那过去的事》节目就全部结束了,主持人马维感谢您的收听,在明天同一时间,我们跟您聊的话题是我们记忆中那些难忘的劳动模范。也欢迎大家到时收听并且参与,再见。